十年校园网 现实与 理想
2004-07-20    徐洪禹   
打印自: 安恒公司
地址: HTTP://tcpdump.anheng.com.cn/news/article.php?articleid=352
十年校园网 现实与 理想

十年校园网 现实与 理想

  高校校园网一直是国内Internet发展的领头羊,
  经过十年的发展,其现状到底和我们的理想还有多少差距?

  1994年7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启动。也就是同一年,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事实上这些网络也是中国Internet的开端。如今,十年过去了,国内的Internet上网人数已经超过8000万,而CERNET上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也已经超过1300个,用户超过1500万人,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而作为CERNET的基本构成单位——高校校园网又发展如何了呢?我们的厂商又能从校园网的现状中获得什么启示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三所高校的网络中心的教师。

现实:高校校园网上已经在跑很多应用,但这些应用大多由学校自己开发。庞大的校园网市场不仅呼唤设备商,而且呼唤专业的应用开发商。
理想:校园网在校园内无处不在,支持更多的接入终端种类,强大的校园网搜索引擎使信息查找异常便捷,商务和校务活动可以全盘在网上进行。

  说起校园网的使用,几年前用的比较多的功能包括BBS、WWW浏览、FTP下载,还有E-mail。就是到了现在,清华大学的BBS仍然是很多人每日必上的站点,因为上面总可以查到想要获得的信息。现在,这些已经成为校园网的老应用,和校园网的新应用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据几位高校教师反映,如今高校的很多行政流程都已经可以在网上跑了,比如教师的工资发放、新生报道、老生离校、宿舍管理、图书借阅等等,还有的大学已经明确提出了电子校务的理念。为了说明校园网在学校中的地位,一位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某教研室要搬入一新教学楼,但是当原计划搬迁时间到来后,此教研室老师集体拒迁。让这些老师当了一回“钉子户”的原因不是对旧楼的怀念,也不是新楼环境不好,而是新楼的网络尚未调通。他们表示:“网络要是不通,我们的日常工作都没法进行啊。由此校园网的作用可见一斑。”

  在记者采访的几个北京高校的学生中,与他们联系最紧密的校园网应用是网上课件的下载。每个老师都有一个自己的网址,授课老师的讲义、作业安排以及一些推荐文档都会放在此网址下,学生可以自由下载。作业完成后,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上传到老师指定的目录下,一些老师的讲课实况还会被录制成视频放在网络上,北京各高校的学生都可以共享这些课件。

  校园网应用的另一个例子是教室共享。假设一间教室座位有限,装不下所有想听这门课的学生,老师的授课情况就会被现场录制,然后通过网络实时传播到其他教室。这样,其他学生就可以通过投影看到这节课的现场直播了。高校中还有很多学生社团,如今,这些社团大部分已经上了网,在校园网上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为社团成员间资源共享、发布消息、社团成员管理提供服务。

  另一个发展迅速的校园网应用就是IP-TV——在校园网上看电视。一位被采访的张老师在她的办公室内给记者现场演示了这种应用,只见一个客户端软件界面上共有将近20个电视台可供选择,包括几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阳光卫视等。看到它,记者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时寝室合伙凑钱买了台二手黑白,没有有线,而且有时大家还为了看哪个频道争执不下。对照那时,只有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幸福。毋庸讳言,IP-TV因为与校园的特殊氛围相切合,将具备很大的应用前景。但遗憾的是,因为其对IP组播和QoS的高要求,使得能够支持此应用的设备少之又少,而且价格不匪,因此,能在校园网上提供IP-TV业务的高校也是凤毛麟角。

现实:网络中心的老师都很忙,网络管理更多地依赖于网管人员的现场工程经验,尚缺乏好用的工具和标准的流程。
理想:学生上网全部实名制,网管软件可以监控网上的任一个网元和任一台终端,计费政策明晰而且灵活。

  采访过这三位网络中心老师后,记者最大的感觉就是:这几位老师都很务实,也都挺忙的。在一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某高校的马老师就接听了三次电话,接见了四位学生。这样忙碌的原因是因为校园网的网管工作太烦杂。某高校的王老师解释说:“第一,高校校园网的规模都很大,我们的校园网已经有5万注册用户,相当于一个城域网;第二,校园网比一般的运营商网络应用更密集,对网络负载要求更高,学校业务对校园网的依赖程度很强,而且与日俱增,学生对校园网的操作更多;第三,校园网的用户多为大学生,这部分群体技术水平高,空余时间多,精力旺盛,好奇心强,肯专研,所有这些特征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网络在他们手上将承受比普通的运营商网络更大的考验。”

  不过网络中心的老师们在管理网络的过程中也乐在其中,马老师就给讲了这样一个他切身经历的故事:前段时间有领导下来审查高校的IPv6试验网的建设情况,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两高校的IPv6网络之间的互通出现了问题。通过各种手段,最后把问题范围缩小在其中一所高校网络中心的两台路由器的连接上。结果发现,是连接这两个路由器的一台二层交换机出了问题。但奇怪之处就在于,在连通IPv4网络的时候,这个交换机毫无问题。而理论上讲,对于二层交换机,IPv4和IPv6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如果在IPv4上没有出现问题,那它在IPv6上也不应该出现问题。叙述到这里,马老师很无奈:“唉,网管就是这样,很多理论上可行的方案到了实际应用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只能依靠现场工程师的实际经验。”

  目前,管理网络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使用实名制上网,让用户在虚拟的网络上具备真实的身份,做到用户上网有据可查。被采访的三所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上网实名制,校内用户在上网前都需要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新生入学时,除了得到学生证、饭卡等外,还会被分配一个上网账户。王老师所在的高校在部分学生宿舍区已经实现了IP地址/MAC地址与账户的绑定,而张老师所在的高校还有意将这种实名制更向前发展一步,建立全校范围内的CA中心,使用PKI认证。王老师说:“实名制的一个最大好处是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它将目前的防护网络安全方法从救火模式转变为威慑模式。”我们知道,在救火模式下,哪里出现问题,到哪里解决。网管员和安全厂商疲于奔命,而且事实证明这种模式的效果并不好。而采用实名制后,虚拟的网络就像现实的社会一样,网管员就像是社会中的公安干警。他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于通过成功地逮捕犯罪嫌疑人而去威慑其他人不要犯罪。这种方式可以在耗费相对少的资源的情况下,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此外,实名制也为广泛地使用校园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网络计费、校内电子商务、饭卡/奖学金/助学金/医疗账户等等的统一结算、绿色校园网、公文电子签名。

  提到绿色校园网,这个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校园网固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便利,但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娱乐上。前阶段就曾经有消息称,某大学的德育老师发布纪律禁止学生在宿舍内上网。当然这种做法比较极端,但却反应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校园网的不适当使用现象已经很严重;二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去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幸运的是,一些面向校园网的厂商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需求,神州数码网管软件部部门经理刘铁峰就表示:神州数码的校园网解决方案已经提供了能够净化校园网使用的上网内容管理功能,按照时间段、用户种类等信息,限制用户对某些网站和某些应用的访问。

现实:国外设备仍是主流。
理想:中国的网络用中国自己的设备。

  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引导着技术潮流,校园网的建设也不例外。十年前,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应用发生在高校。十年后,校园网又在IPv6的建设上先行一步。预计今年年底,CERNET2在全国建成,覆盖20个城市。对于IPv6,王老师认为现在社会上传播的“IPv6的应用会比IPv4的应用好”这种言论是种误导。IPv6的目的是解决互联网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互联网要发展,必须升级到IPv6。IPv6的驱动力来自于互联网发展的必需,而不是两个特色应用。

  校园网发展的这十年间,国内厂商也日渐成熟,涌现出了像华为、港湾、锐捷、神州数码、紫光比威等一批民族企业。国内厂商占据校园网设备的市场份额,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甚至一些高校的全网解决方案都会交给一个国内厂商承担。据锐捷网络专门负责教育市场的经理项小升估计,在高校校园网上跑的设备中,接入和汇聚部分的国产设备数目的比重已经达到70%。相对于国外厂商,国内厂商设备的优点在于价格低,针对用户特定需求。而且随着自身技术实力的提高以及在校园网行业的经验积累,国内厂商已经从简单地卖设备发展成为提供完整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比如锐捷的SAMⅡ和神州数码的D2SMP。

  当然,国外产品的先进技术和过硬的质量目前仍然获得了校园网用户的青睐。比如马老师所在的高校IPv6试验网上跑的就清一色是极进(Extreme)公司的三层交换机,当被问及为何不采用国产品牌时,马老师说:“这些产品都是两年前的采购计划,当时还没有哪个国产交换机能够支持IPv6,所以只好选国外的了。”而张老师所在的高校校园网上跑的设备也几乎是来自同一国外厂商的产品,张老师说:“正是此厂商的产品对组播技术的完美支持,才让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IP-TV应用。”

 
  马老师所在高校近期校园网流量

 
 
  

  网络中心老师语录

  • 王老师:学生所有精神层面的需求都可以在网上实现。
  • 马老师:我们学校的科研、行政、教学都已经离不开校园网。
  • 张老师:校园网像水和电一样,运行良好的时候,学生不会感谢我们。可是一旦出了问题,那投诉就太多了。
  • 王老师:大部分网络上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解决。大部分的网管工具,也是我们自己开发。
  • 马老师:网络管理工作太复杂了,更多的是依靠我们的实际经验。
  • 张老师:高级网管都不用图形界面的网管工具,它太慢!
      
  • 王老师:我们的骨干已经是万兆。
  • 马老师:我们正在试验移动IPv6。
  • 张老师:我们的网络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支持WLAN了。
  •   
  • 王老师:我们要积极试验IPv6,为其他运营商提供宝贵经验。
  • 马老师:国家应该增加对校园网的投入,提高校园网管理人员的待遇。
  • 张老师:我们会尽快建立一个遍布全校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责任编辑: admin